close

內容來自sohu新聞

做出最貼近中國市場的機器人(圖)


新松公司研發的液晶屏視覺裝配機器人系統,可以用有“視力”的機器人對液晶面板實現翻轉、搬運。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生產的四軸直角坐標焊接機器人,可以代替工人進行重復性、大工作量勞作,提高生產率。照片由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攝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已連續兩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年居全球第一,且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兩倍,但這塊大蛋糕卻有七成被海外供應商分食。ABB、發那科、安川、KUKA,機器人行業的這四大外資傢族就占據瞭超過50%的國內市場。中國機器人企業如何才能切下最大塊的蛋糕,並摘下工業機器人這顆“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

做貼近中國市場的工業機器人,是《經濟日報》記者實地采訪調研瞭數傢機器人企業後,獲得的一致答案。

瞭解企業的真實需求

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傢主要售賣石化化工後處理成套設備的企業,他們曾經需要一種自動碼垛機器人,找到ABB想按需定制。

“ABB不肯給我們定做,說是低端產品。對碼垛這類簡單工作來說,用六軸機器人是浪費的,四軸就足夠瞭。於是我們自己研發出實用、便宜、可靠的四軸自動碼垛機器人,替代瞭進口。”博實公司副總經理張玉春教授說,機器人每一個軸都是一個故障點,運動次數多瞭可能壞掉,減少軸數,其實也減少瞭故障維修的綜合成本,並增加瞭系統的可靠性。“國外一個軸的備件,就相當於整機價格的一半。”

張玉春表示,依托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的技術積累和成果,公司未來要做自動化行業的大系統集成商,為中國制造業升級做出示范性的自動化生產線。

這個故事是很多中國制造業企業向工業4.0升級時所遇到的普遍問題的縮影:工業機器人目前主要用於汽車、電子等行業,高檔機器人市場多為外企把持。而亟待轉型升級的中國制造業,還有很多勞力密集、資金不足的行業,他們同樣需要“定制”的自動化改造服務,卻拿不出太多的錢,他們不需要最好的機器人,但需要最合適的機器人。

一些有技術積累的機器人企業已經看準瞭這塊潛力巨大的市場。

“中國的工礦企業缺的其實不是機器人,而是先進技術和生產實踐的結合,需要機器人企業走入生產企業中間,瞭解真實需求。”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王洪波說。

“做貼近中國市場的機器人,首先要適應中國的產業環境。早期,中國勞動力成本較低,制造業企業設計工藝流程時往往沒有考慮自動化需求;為瞭實現自動化,我們首先要對其生產流程進行改造,使之適應自動化需求。”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工業機器人事業部負責人於振中表示,他們已經做瞭冷熱鍛壓自動化裝備、去毛刺打磨機器人系統、精密壓鑄自動化裝備、機床自動化裝備、易於使用的噴塗機器人系統等多種面向行業的智能化裝備,行業的工藝專傢與哈工大的機器人專傢一起協作,實現高效自動化裝備的研發、制造。

於振中說,工業機器人貼近中國市場,還需要三個條件:性價比要高,東西要好,價格不貴;操作和維護要傻瓜化,不額外增加企業人力成本;售後服務及時,要基本保證在主要客戶區域快速響應需求。“跟國外機器人廠傢相比,我們更懂中國的行業,更懂中國的產業環境。隻要深入行業進行耕耘,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是能實現較快發展的。”

不做舊技術的追隨者

中國有句古話: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

雖然中國的制造業企業未必需要最好的機器人,但機器人企業卻要有能做出最好機器人的覺悟,才能舉重若輕地做出最合適的機器人。

“我們不做技術的追隨者,要做國際競爭的參與者。”哈爾濱工程大學工業機器人與機器視覺實驗室主任、哈爾濱行健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宗義向記者講述瞭公司研發各種智能焊接切割機器人的故事。

焊接切割涉及行業眾多、勞動密集、需求巨大、環境惡劣,是急需機器人替代人工的工種。“機器人首先從工業開始,而且首先從汽車開始。汽車焊接機器人本體技術非常成熟,國外已經做瞭50多年,競爭激烈、價格很低,我國處於追趕水平。”

但這種成熟的焊接機器人,很難用於汽車之外的一般制造業焊接。“這種機器人隻能走固定程序,是瞎子機器人,沒眼睛,需要非常高的精度才能實現自動化。而一般制造業無法像汽車生產線那樣使用昂貴卡具來配合機器人工作。”

曾經做過多年水下機器人研發的王宗義,決定給焊接機器人安上眼睛。“我們的核心技術是視覺跟蹤算法,把二維圖像變成三維模型。機器人有眼睛,有視覺反饋,就能看到並消除誤差,對機器人核心部件如減速器等的要求就降低瞭,有些場合甚至可以不必用機器人專用減速機。”

集裝箱、核電站、海洋工程……行健公司生產的具備智能感知和決策能力的焊接切割機器人,在這些領域大顯身手,甚至以更優的工作效率和精度,替換掉美國的進口設備。

“下一代工業機器人的核心應該是智能。智能技術由於行業的特殊性和技術的復雜性,留下很多空白,讓我們可以做到前沿,實現超越。”王宗義對公司的前景充滿信心。

目前,各類人工智能技術更多地掌握在高校和科研機構手裡,如何打通技術通道和產業通道,更好地實現成果轉化?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王洪波介紹瞭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的實踐。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工業大學三方聯合建設,通過政產學研合作方式,積極探索承擔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研院所整體產業化的新路徑。“我們集中解決瞭兩個問題:一是技術從哪裡來?二是產品到哪裡去?通過科技成果持續產業化,建設產業集群,為地方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的最大股東,占股80%,這就保障瞭新產品的利潤會有很大部分回流哈工大,並通過合理方式補貼給發明該項技術的老師,保證技術輸送源源不斷。

實現高新產品高端化

說起貼近中國市場,一般人常常想到的就是便宜、實惠。但事實上,中國市場足夠廣闊也足夠多元,中國的機器人企業同樣也有做高端產品、爭國際巨頭的雄心。

“從高端往下占市場很容易,從低端往上占很難。中國很多高新技術產品是低端化卻戴著高新技術帽子,實際真正從事的還是產業鏈的最低端。機器人產業,人才、技術、資本密集度"三高",必須做好高端競爭。”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松真正實現瞭高新技術產品的高端化,機器人產品已出口23個國傢,填補多項國內空白,多次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與封鎖,大量替代進口。

作為隸屬中國科學院的高科技上市企業,新松公司的機器人產品線涵蓋工業機器人、潔凈(真空)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及服務機器人5大系列,是全球機器人企業中產品線最全廠商之一。“ABB、KUKA等更多把機器人作為機器來研發,從機械設備開始,更多研究機器人的機器屬性;新松源自中科院,更多研究機器人的核心、共性、關鍵技術,然後形成不同的設備,更多研究機器人的人屬性。新松在機器人領域具備瞭跟國際巨頭掰手腕的能力。”曲道奎介紹說。

他表示,強大的技術積累,不僅讓新松公司針對高端客戶的“數字化工廠”建設如火如荼,與寶馬、通用、福特、海信、沈陽機床等客戶簽署瞭系列重大合同,還讓公司的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批量進入我國電子裝配、打磨拋光等新興市場,為公司業務持續高速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新松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長徐方也向記者透露,11月將在北京舉行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新松公司將展示數字化車間、七軸工業機器人、視覺自動定位機器人等多種高端機器人產品。“未來,要讓不適合人做的工作,逐步由機器人來替代”。

高端技術往往意味著高額投入。目前,為加速工業機器人的普及,一些地方政府對制造業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均給予相關補貼。這給機器人熱潮添柴加火,也讓一些有識之士心懷隱憂。

“生產企業智能技術改造,很重要的是解決錢的問題,但不能一味靠政府補貼。”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王洪波告訴記者,最近集團正在和上海快鹿投資集團合作,由快鹿集團提供企業改造資金,企業盈利後再償還改造資金。“這是我們的一個嘗試。我們希望機器人技術能快速進入企業,為企業做深層生產服務。如果這種體系能實現良性循環,就可以在機器人的政策性扶持結束後,通過資本運作,保證生產企業還能用得上機器人,同時也能保證機器人企業的持續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Newshoo)

新聞來源http://business.sohu.com/20150908/n420641905.shtml

信貸利息裝潢裝潢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公開資訊觀測站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rtleflo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